近两天来,世界各国政要纷纷发表谈话,对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与伊拉克政府达成的协议表示支持和欣慰。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与重要阁僚和顾问们进行了多次评估和磋商后,终于也在美国东部时间23日下午,于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召开记者会,正式对这一协议表明了审慎的认可。
尽管克林顿表明,美国将要求对协议的某些条款作进一步的充实和明确,对协议能否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存有怀疑,并指示美国部队继续留在海湾,保持高度戒备,但是毕竟已在原则上接受了这一安排。至此,人们可以说,历时四个半月的武器核查危机有了重大转机,原本已临近爆发点的局势被卸掉了“引信”,暂时已无危险。
这一事态发展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普遍欢迎。对伊拉克来说,通过妥协可免遭美国的又一次空中袭击,避免生命财产的惨重损失;对美国来说,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对联合国和秘书长安南本人来说,则是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立下了可圈可点的一功。
但是,美伊之间的矛盾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海湾局势不会就此一劳永逸。双方的对抗和冲突仍将时起时伏,边缘政策甚至火爆场面还有可能上演。
从伊拉克方面来说,这次在协议上签字,属城下之盟,基本上是被迫接受联合国的条件。由于武器核查小组拥有不受任何限制的行动自由,伊拉克方面必须向他们开放所有的地区、设施、设备,公开记录资料等等。估计今后核查小组还会要求进入其他一些敏感场所,查看其他一些敏感资料。伊拉克政府必须要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做到严格执行协议。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排除会有一些微妙的因素掺杂进来,双方仍还可能发生认识不一致以至顶牛的情况,克林顿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如果伊拉克不遵守协议,美国将单方面选择军事攻击的时间。
从美国来说,此次调兵遣将,战鼓擂得震天响。现在伊拉克在协议上一签字,海湾地区的火药味就可烟消云散了?当然不能那么简单。从美国领导人一再抨击萨达姆言而无信来看,它将会在相当一个时期内继续在海湾地区保持目前这种兵临城下的态势,至少到武器核查工作有了明显进展才会逐渐减少驻军。
美国政府内外和国会不少议员都对萨达姆抱着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态度,所以对伊拉克绝不会满足于武器核查。以一部分国会议员和前政府高级官员为代表的极端意见认为,即使这个协议是实实在在的,美国政府也应该加强行动,推翻萨达姆,另立新政府;稍微婉转一点的意见也认为,美国应拨出更多款项公开支持伊拉克国内外的反对派组织,鼓励他们开展反政府活动;在位官员的表态则较多考虑合法性,但内心里也希望通过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压力,甚至军事打击,削弱萨达姆的地位,以诱发反对派起来推翻萨达姆。在这种背景下,武器核查危机虽出现了转机,但美伊之间仍无改善关系的可能,估计今后的冲突不会少。